許大夫最近遇到一位五十肩的患者,針灸治療成效不彰,到底甚麼是五十肩?如何能夠有效治療,且聽許大夫說分明: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發炎病變,多見於50歲左右者,因為簡易表達,故俗稱「五十肩」。女多於男,右側較左側多見,症狀為肩關節各方向活動功能受限制,尤以外展、外旋、後伸功能及背手動作困難。
以前有人認為五十肩是「黏連性肩關節關節囊炎」,所以西醫會用關節鏡去將粘連部位剝離,但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五十肩的病因研究已取得了充分了解,過去模糊的五十肩概念越來越清晰。
目前認為,五十肩至少包括以下幾種病:
1、狹義五十肩,即粘連性關節囊炎。
2、肩關節不穩。
3、肩峰撞擊症。
4、肩峰下滑囊炎。
5、鈣化性岡上肌腱炎。
6、肩袖損傷。
7、盂肱關節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骨關節炎等)。
8、關節內游離體。
9、眩二頭肌長頭腱炎等。
所以,簡單言之,所有能限制肩關節活動或引起肩部疼痛相關肩部軟組織的疾病損傷都叫做五十肩。
基於這種了解,對肩關節疼痛的病人,如果經運動、復健、服藥、外貼膏藥、針灸、拔罐等治療無效者,不應一味觀察等待,而應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儘早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防止關節僵硬,留下終身殘疾。若一般方法治療效果不佳,藉由針刀治療勞損沾黏,可獲得良好效果,肩關節功能可以很快恢復。
關於五十肩的治療,傳統上現代醫學大概都是用復健的方式處理,效果呢?通常不是很明顯,而且所需要的時間更長,
目前有部分醫院採用骨科體外震波治療儀來治療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手肘肌腱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肩關節肌腱炎、鈣化性肌腱炎,


骨科震波治療效果,醫院網頁稱:七至九成患者疼痛有明顯改善。
這裡面應該是依照患者病位的輕重複雜程度不同而有別.
費用呢,以署立豐原醫院為例,每次是3000元,三次為一療程.
總費用大概是9000元.其他醫院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實際效果如何,許大夫沒有作,不太清楚.
讀者可以去嘗試一下.
至於圓針(小針刀)針,對於上述的問題療治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手肘肌腱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肩關節肌腱炎、鈣化性肌腱炎等問題,效果也都非常的好,除了五十肩因牽涉肌肉群較多,症狀比較複雜外,其他的各種問題,應該都能再短時間內充分解決.
圓針(小針刀)操作步驟大致如下:
1、體位:患者倒坐高椅,或側臥位,患肩在上。
2、定點:喙突、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結節間溝、岡下窩、岡上窩、肩胛骨內上角處壓痛及條索明顯處定點。
3、圓針(小針刀)操作術:按照圓針(小針刀)進針原則選取刀口線方向和與皮膚的角度,到達病變部位之後切割2-3次條索狀物。
五十肩又稱五十肩、凍結肩,50歲左右容易發病,傳統針灸、按摩等手法對此病療效不佳,麻醉止痛治療對此類疾病有一定效果,但病情易反復,病人比較痛苦,而針刀治療能對粘連的肌肉組織進行有效鬆解來達到治癒的目的。若合併有頸椎病,應先治療頸椎病再治療五十肩或者頸椎病和五十肩一起治療,療效才更加穩定。
五十肩是屬於中醫的痺症,若是沒有粘連問題,用疏經活血的藥物或針灸推拿,還是可以治癒,但若是有粘黏情形發生,就很難達到治療的成效。
許大夫要提醒大家,無論檢查、治療技術如何進步,預防更為重要。中老年人應起居有常,注意營養均衡,加強身體鍛煉,適當活動關節。避免肩部外傷,注意保暖。夏天應避免電風扇或空調風對著肩部直吹。春、秋、冬季睡覺時,肩部不要露在被子外面。這樣子的話,肩膀可保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