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脊柱側彎的治療

    許大夫有一位患者,有脊柱側彎的問題,也曾經去西醫檢查治療矯正,可是這情況又沒嚴重到要開刀,但不治療呢又怕繼續惡化,醫師建議他拉單槓,但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於是他爸媽找許大夫幫忙想辦法。

    許大夫會用針,也會用圓針(有人稱小針刀,也有人稱扁針、小刃針),這類文章許大夫寫了很多在部落格上。

    許大夫想,為甚麼會脊柱側彎的問題。

    有人認為,造成側彎的原因與背書包,或坐姿不良有關。

    有人說:「脊柱側彎」原因不明,「特發性脊柱側彎」或「原發性脊柱側彎」,約佔所有脊柱側彎患者的80﹪,同時可能伴隨有明顯的家族史,其中女生要比男生常見。

    關於脊椎側彎的自我檢查方法:
    1
    、用一條鉛垂線放在後頸部脊椎處,從背後觀察鉛垂線與脊柱是否吻合。
    2
    、向前彎腰,由他人觀察背部、兩肩是否有一邊隆起、一邊凹陷的情形。
    3
    、對著鏡子。如發現兩邊肩膀、褲頭或皮帶有高低不平的現象就有骨盤移位。

  •  




  • 一般骨科醫師會根據X光的檢查結果決定治療方法。

    一般是:
    • 小於二十度為輕度
      (
      姿勢矯正 積極運動治療 )
    • 二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間為中度
      (
      整脊術 積極運動治療 背架矯正 )
    • 四十五以上為重度
      (
      外科手術後物理治療 )

    PS.脊椎側彎側彎的度數測量(Cobb氏量角法(Cobb’s Angle)

    X光正面即可判斷側彎的準確位置並用Cobb氏量角法由上面最傾斜的椎體畫出垂直線並與下面最傾斜的

    椎體垂直線交叉所得之度數便是各別側彎的度數。


§  對於脊椎側彎原因,許大夫不是專家,專家說什麼,就是甚麼,許大夫無置喙權利。


但患者若彎曲角度小於二十度,如果只靠姿勢矯正與積極運動治療,其效果似乎較為被動而不顯。而且患者常因脊椎側彎引起之背痛。


要怎麼治療才能兼顧側彎矯正與消除背痛?


許大夫決定使用圓針(小針刀)治療。

§  

如許大夫常介紹的:圓針(小針刀)很大的功用在於鬆解痙癴的軟組織。

脊柱側彎患者,因某原因,導致骨骼漸漸失去中線發展,而變成逐漸彎曲,此必定是兩邊肌力不平衡所致,使脊柱一邊肌肉負荷較重,而此處也就是患者彎腰時看到肌肉隆起的部分。通常這也是患者背腰疼痛之所在。

許大夫於是想到,若是使兩側的肌力較為平均,是否原先使肌肉向一邊發展的現象會改變。

許大夫於是讓此患者接受圓針(小針刀)治療,用圓針(小針刀)鬆解豎脊肌,一方面治療腰背疼痛,一方面則使肌肉緊張狀態得以鬆解,從而使平衡可以重新建立。

許大夫
也請患者做完圓針(小針刀)治療後多拉單槓,不僅使二頭肌三頭肌胸大肌等肌群強壯,更重要的是使脊柱周圍的韌帶能夠拉得更開。

如果能配合整脊手法應該更好。
當脊柱兩邊肌力逐漸平衡之時,患者不惟側彎情形可以停止,甚至已經側彎的情況都應該可以改善,當然,腰痛的減輕是起碼的。


許大夫到目前已治療三次。

患者的側彎情形已經改善不少。

以前是站著也彎,俯臥著也不正。

現在是站著有改善,俯臥著幾乎已看不大出來有側彎的現象。
許大夫建議有此種病症的患者,日常生活小地方也要多注意。


站立時應兩腳平站,像一般大家最常隨意站的三七步就是不良的站姿。

坐著時翹二郎腿是不好的習慣,易造成骨盆歪斜。

背包不要長期單肩背負,兩肩輪流分擔重量最好,以防加重脊椎側彎。

撿拾重物宜蹲下取之,直接彎腰會造成脊椎很大的負擔。

運動方面如伸展操、散步、游泳等,很適合強化自己的肌肉及骨骼關節。

飲食方面,多攝取鈣質,強化骨骼。

這些都有助於減輕側彎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m8535 的頭像
    jm8535

    璞真中醫許仁明大夫的部落格

    jm85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